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景迈山老茶房前栽 云雾绕山寨

2024-07-16 来源:客趣旅游网

 

  提起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山,总回避不了茶,“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已成为普洱市妇孺皆知的品牌。这个堪称古茶树天然博物馆的地方,在以往让人们记住的,更多的还是普洱茶。

  事实上,如果深入到,你就会发现,那里有的,不仅仅是优质的普洱茶,还有淳朴的民风、典型的民居、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总之,来到景迈山,品着地道的普洱茶,感受高山云雾慢慢退去,小寨袅袅炊烟升起,再到夕阳缓缓西沉,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10个村有上万亩古茶树

  景迈山,位于澜沧县惠民哈尼族乡,距离澜沧县城78公里。近年来,景迈的名声在外已经远远超过惠民。

  前年,澜沧县进行申报,通过中外权威专家的实地考察和论证,景迈以目前世界上已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年代最长的古茶园,以及布朗族与茶的文化结合好,现在保护也好等原因,被联合国科教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评审委员会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旅游遗产示范区”。

  据了解,景迈山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据最新统计,景迈山糯岗、景迈等10个自然村共有16173亩古茶园。

  据当地布朗族史料记载,其茶树的栽种历史至少有1800年,由于气候、海拔、土壤等因素,那里的茶备受茶人追捧,喝过景迈茶的人都称“茶气足、口感好”。就在去年,景迈毛茶一度卖到580元1公斤。

  老茶栽在房前屋后

  景迈山离乡政府惠民还有21公里,上山多为坡路,而一些地方还正在修路。

  从乡政府出发前往景迈山的途中,首先看到的是成片成片的现代茶园,再往上走,就会发现,取而代之的茶树则是未经修剪过的老茶树了。进入村寨,许多老茶就栽种在房前屋后,而许多人家的阳台上,都在晒茶。

  据介绍,景迈山主要居住着哈尼族、傣族与布朗族。他们虽然有不同的语言、民居、服饰等,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与茶有关。

  与2004年记者第一次到景迈山比较,现在景迈山更富裕了,许多人家有了摩托车、小货车等,竹子铺成的阳台已被水泥地板代替,而一些条件较好的村民甚至建起了洋房。

  云雾缭绕的寨子

  说景迈风光旖旎,一点都不过分。

  就拿那里的茶树来说,现代茶园成片栽种,一行行,一丘丘,错落有致;而古茶园,则在其他树木丛中夹杂而生,高达五六米的茶树随处可见。在高山云雾缭绕的寨子周围,茶树不仅是当地人的致富作物,更是一道风景线。

  早晨八九点,景迈山的景色是最迷人的,那时,村寨、茶林等会撕开云雾,慢慢呈现在你的面前。在景迈,你能够充分领略到人与茶、人与大自然是如何的和谐共处。

  近日,当记者走进那个叫翁基的布朗族寨子里时,只见妇女们在门口晒着太阳,仔细地捡着茶叶,遗憾的是,由于碰上3年一次的洗寨活动,我们这些外来人未能获准进入。

  在景迈,当地人还带记者见识到了一个奇观――80多个蜂巢挂在一棵大树上。据村民介绍,每年至少有四五十窝蜂,多时,有80多窝蜂,这样的历史,超过百年了,奇怪的是,这些蜂都选择在同一棵树筑巢。

  下午,在景迈山上芒景吃晚饭,其中一道景迈新茶做的菜,让人赞不绝口。当西下的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晚霞,景迈山的寨子开始沉静下来,人们坐下,冲一壶上好的景迈茶,等待月色沐浴这个小寨。

  景迈茶史超过千年

  记者了解到,关于景迈山栽种普洱茶的历史,按照当地布朗族人苏国文考证,至少有1800多年了。

  苏国文今年63岁,他的布朗族名字叫艾赛南门,原来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后回到景迈山芒景村老家,研究布朗族与茶的历史等。“原来我家保留着《芒景志》和《帕哎冷传》两本史书,上面详细记载了我们部落的变迁与种茶历史等……”苏国文介绍,1992年,他找到一块残石,上面介绍立碑时间是傣历57年,通过《芒景志》和《帕哎冷传》两本史书提及的“布朗族在芒景一带是先种茶后定居”这一说法,他初步提出了这里茶园种植历史至少应该有1300多年。

  2005年,他到与芒景相距100多公里的缅甸布朗族寨子木埂村,在那里一呆就是12天,从一本大事记的有关记载里,他推算种芒景茶史至少有1800多年了。目前,苏国文已根据资料整理出了芒景布朗族与茶的一些历史。

显示全文